職場安全與健康
職業安全與健康的意義
每位同仁皆為事業擴展藍圖之根本,上銀科技對同仁身心健康及安全管理投注龐大心力,除落實法令規定外,亦培養同仁安全意識與實施多元健康照護,建立安全無虞且健康之作業環境,預防職業災害與疾病,構築完善安衛互護圈。
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
上銀科技視員工為重要核心競爭力與價值,致力培養員工安全及健康知能、態度與素養,於 2019 年度獲頒 ISO 45001 驗證通過,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驗證的精密機械業者,且每年度持續通過ISO 45001 驗證;其中,營運總部、精科二廠、雲科二廠、雲科三廠及大埔美一廠於2022 年度亦同時通過 CNS 45001 驗證。
註:
- ISO 45001 驗證通過廠區為營運總部、精科二廠、工二廠、雲科廠、雲科二廠、雲科三廠、大埔美一廠、大埔美三廠。
- 工一廠現行總人數未達200 人, 故不進行ISO 45001 管理系統驗證,但仍維持管理系統運作。
職業安全衛生議題參與、諮詢與溝通
為營造舒適、安全之環境及促進勞資雙方溝通,上銀科技於各營運據點均設有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,委員由各層級主管、安全衛生人員及勞工代表組成,每季定期召開會議,共同決策安全衛生系統規劃及運作,並設立安全/健康諮詢信箱及不定期電子問卷作為員工溝通管道;承攬商則透過每年舉辦協議組織會議宣導、諮詢與溝通,2021 年度共計252 家承攬商參與。
安全文化推動
上銀科技於2017 年度由蔡惠卿總經理宣示安全文化活動正式推行,鼓勵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危害發掘、通報及創新改善,同時建立獎勵制度,期將安全及健康意識內化為「員工DNA」。
2021 年度透過安全文化- 區域聯防活動,盤查發掘1,092 件危害因子,其中158 件結合TPS、TPM 專案執行,皆已完成改善;統計職災件數,由2018 至2020 年度呈現下降趨勢,但2021 年度職災件數較2020 年增加一件,相關案例已檢討發生原因,並水平展開至各廠同步改善。
職業事故改善
為有效消弭職災事件,上銀科技除推動安全文化活動外,2021 年度擬定19 件項安全目標管理方案,並持續推動安全專案,以提升作業安全,且透過新晉升主管安全衛生課程訓練地圖,培養主管安全領導。
若有發生職災事故,則依管理系統PDCA精神進行檢討,並進行源頭管制及平行展開改善,避免相同問題再發生。
上銀科技對於因公受傷人員,皆第一時間給予關懷及提供醫療資源協助,並即時回應家屬的需求及解決方案;統計分析2021 年度虛驚事故提報共15 件;職災共計發生43 件,發生率較高之類別為被夾、被捲、被刺割擦傷及物體飛落類別,其中有3 件經主管機關查核,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,裁罰金額共計30 萬元。
2022 年度起,將評估規劃智慧化職安衛管理系統,在提升管理效率及品質之餘,也讓同仁可更了解作業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危害,甚至透過虛擬實境(VR) 或擴增實境(AR) 提升效果。
職業災害統計
年度 |
總經歷工時 |
輕傷( 件) |
失能( 件) |
死亡( 件) |
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 |
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 |
職災所造成的死亡比率 |
2017 |
8,735,056 |
55 |
18 |
0 |
2.06 |
8.4 |
0 |
2018 |
10,620,176 |
75 |
17 |
0 |
1.60 |
8.7 |
0 |
2019 |
10,096,256 |
41 |
13 |
0 |
1.29 |
5.3 |
0 |
2020 |
9,303,712 |
37 |
5 |
0 |
0.53 |
4.5 |
0 |
2021 |
9,457,192 |
34 |
8 |
1 |
0.85 |
4.5 |
0.1 |
註:
- 截至2021 年度上銀科技所屬承攬商皆未有職業病案例、職業災害或死亡情況發生。
- 可記錄之職業傷害比率:可紀錄之職業傷害數 / 總經歷工時 x 1,000,000。
- 嚴重的職業傷害比率:失能件數/ 總經歷工時 x 1,000,000。
- 職災所造成的死亡比率:職業傷害造成的死亡人數 / 總經歷工時 x 1,000,000。
安全衛生教育訓練
上銀科技每年制訂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計畫,提升員工安全衛生知能,2021 年度內部教育訓練共開立10 類課程,共3,606 人參與;證照課程共辦理13 類型,共計1,294 人次參與;2022年度起,將每季分析各製程安全文化推動弱點,規劃教育訓練排程,盼有效提升安全文化推動順暢度及效果。
2021 年度承攬商進廠前危害告知訓練,共辦理106 梯次,共477 人通過訓練。
2019 年度上銀科技於各分廠區亦設置漏電檢測箱,教育廠內員工對承攬商攜帶進廠機具檢測方法,除強化廠內承攬管理安全外,也維護承攬施工安全,截至2021 年底承攬商未發生因機具防護不足而延伸之職災案例。
緊急應變演練
上銀科技除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,每年度亦依據時事、職業災害情境、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為中度風險以上之議題辦理緊急應變演練,使人員了解發生可能導致自身傷害或疾病的狀況時,如何啟動應變機制通報相關人員後,自行退避至安全區域,並於演練完成後與同仁共同檢討過程細節及規範,2021 年度辦理職災、消防逃生、新冠肺炎通報、天然災害等應變演練,共計917 人參與;2019 年度至今也陸續邀請常駐型廠商參與緊急應變演練,視承攬商的安全衛生與上銀員工等同重要。
化學品洩漏應變演練
守護員工健康
上銀科技致力於員工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,建構健康職場文化及多元照護能量,以特殊保護、健康照護、健康促進及員工協助等四大面向促進員工健康,鼓勵員工在工作之餘自主運動,除維持健康外,亦可提升職場表現。
體適能介紹及檢測
2021 年度健康照護
類 別 |
數 量 |
說 明 |
痠痛預防管理 |
298 人次 |
衛教並教導簡易柔軟操以舒緩肌肉疲勞,並提供輔具協助。 |
PPE 個人防護具教育 |
2,864 人次 |
教導同仁如何正確選擇防護具並配戴。 |
呼吸防護具密合度檢測 |
243 人次 |
安排帶呼吸防護具之人員進行密合度檢測,已確認同仁配戴之密合防護效果並進行相關衛教。 |
職業促發腦心血管與心 臟疾病預防管理 |
315 人次 |
2021 年度達成降低代謝症候群同仁的比例30% 目標。 |
職醫門診服務 |
1,296 人次 |
每月定期辦理,提供員工健檢結果諮詢、配復工判定、衛教諮詢等服務。 |
母性健康保護管理 |
30 人次 |
供哺乳期相關健康指導,針對妊娠及產後員工皆進行一對一衛教諮詢。 |
聽力保護計畫 |
3,994 人次 |
現場噪音作業環境監測數據達80 分貝以上,即進行相關聽力保護衛教;防音防護具宣導。 |
健康危害管理 |
2,989 人次 |
針對在有健康危害因子( 如粉塵、噪音等) 環境作業之人員,實施健康危害管理。 |
員工健康檢查 |
1,782 人次 |
每年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以及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檢查。 |
配復工管理 |
136 人次 |
配復工範圍包含: 職災、肌肉骨骼危害、母性保護等。 |
2021 年度健康促進
類 別 |
數 量 |
說 明 |
健康護照積點活動 |
617 人次 |
鼓勵員工自主性參與公司健康活動、自主運動及自主健康檢查,並推行集點活動。活動期間,每月皆提供自主運動相關佐證文件,總共給予每人200 元獎勵金、累積點數前三名者,另給予獎勵。 |
登山活動 |
19 人次 |
定期辦理年度登山活動 |
自費超音波檢查 |
645 人次 |
藉由超音波檢查,讓同仁了解自身健 康是否有實體病變,或是外觀上有異 常的變化,並作為初步篩檢。 |
AED 管理員訓練 |
26人次 |
因應各廠區皆設置AED,培訓AED 管理員,邀請紅十字會教練,訓練員工緊急救護正確流程並進行實地演練。 |
知成日-健康體適能 |
251人次 |
外聘講師與同仁介紹對運動與健康(包含體能、體態、體重等)之間的關係有基礎認識並進行體適能量測。 |
創造友善工作環境
上銀科技致力於了解同仁的多樣化需求,將同仁視為家庭成員的照顧與關懷,建立並創造和諧優質的工作環境,2021 年卓永財總裁將公司即將攤提完的公務車,以贈送或由同仁負擔車子餘額的方式,激勵表現優異之同仁,提升同仁交通安全並創造友善工作環境。
用「康健雜誌」傳遞關懷
《康健雜誌》是一份適合全民閱讀的雜誌,上銀科技自2013 年起每年訂購《康健雜誌》分享給HIWIN 資深同仁的家人,表達公司的感謝與關懷。2015 年起,上銀也每年致贈《康健雜誌》給HIWIN 的大客戶及其家人,並藉由這份知性禮物共同營造一個活得自在、健康快樂的社會。
卓永財總裁接受同仁手工製作的感謝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