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學合作

人才培育不止是永續發展理念,更是著眼於企業的長遠未來,期望透過長期企業實習,使學子們能學用合一,培養成為擁有專業水準、兼具理論基礎與實務技能之人才,上銀科技自2011 年以來,積極參與政府推動的多元產學合作計畫,2021 年廠內產學生人數占公司台籍員工比率約16.2%。

產學合作

用心陪伴,培育未來人才

自高階主管至基層員工,全體動員投入培育產學生,幫助年輕學子接軌智慧機械領域。

人才是公司重要的資本,而產學生更是未來的新世代接班梯隊,上銀科技相當重視產學生培育,從入廠前的實習說明會,入廠後的新人訓練及潛力培訓課程,實習期間的關懷訪談及座談會,到結業前的成果發表會,一路上都有關懷與陪伴,在全員投入的氛圍之下,也產生了善的循環,上銀科技的產學生總是樂於分享、懂得感恩,持續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。

▶ 全體動員,投入10 年耕耘,培育1,555 位莘莘學子。

▶ 持續培育產攜班留任學生,已有9 位晉升為主管職務。(2021 年)

卓文恒董事長聆聽產學生成果報告

卓文恒董事長聆聽產學生成果報告


用心陪伴,培育未來人才

走入校園,分享產業資訊

為營造學習成長的社會而奉獻,努力提升台灣智慧機械產業之全球競爭力!

上銀科技重視知識分享,把握校園博覽會與各系所學生互動時間,介紹關鍵零組件及產品應用,讓學生更加認識智慧機械產業;因應不同學校對象( 高中職/ 大學),量身規劃課程活動,由工程師/ 研發主管擔任講師赴校分享產業趨勢及應用領域,豐富學生機械知識並期許與未來實習銜接,讓書本上的文字體現於學生眼前,並且透過互動交流,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,實務經驗的分享,更讓學生可提前探索職涯,找尋方向。

▶ 2021 年辦理23 場業師授課,參與課程學生共計934 人次。

▶ 2015 年起授課總時數已達1,286 小時,業師總人次為405 人。

產線主管向學生介紹關鍵零組件應用

產線主管向學生介紹關鍵零組件應用


修平科大實習博覽會與參觀學生互動

修平科大實習博覽會與參觀學生互動


踏進上銀,擴展國際視野

透過參訪上銀科技,看見台灣智慧機械業正站在世界的舞台!

進入上銀科技全球營運總部,映入眼簾的是上銀海外據點的各國國旗;陳設產品大廳的地板上,刻印著世界地圖。上銀科技自創立以來即以自有品牌行銷全球,每年入廠參訪的學生/ 業界團體,透過精心規劃的導覽及活動,不僅瞭解產品知識及應用領域,打破了對於機械業的既有印象,透過與工程師的交流互動,更能瞭解國際產業的發展趨勢。

▶ 2015 年-2021 年累積8,974 人次到訪。

▶ 2021 參訪人次為393 人。


參訪活動-HIWIN 機器手臂教學體驗

參訪活動-HIWIN 機器手臂教學體驗


聯合研發中心

清華大學為HIWIN 在台灣第一個大規模的聯合研發中心,此研發中心的設立是希望為產學合作樹立一個新的示範,2014 年起每年2,000 萬元的研發經費投入,預計至少投入10 年約2 億元來進行中長期前瞻技術的研究發展。

聯合研發中心成果發表會

聯合研發中心成果發表會

「HIWIN-CMU 聯合研發中心」設置的宗旨在進行醫療、照護相關、前瞻技術發展、跨領域應用研究以及培育醫學工程之高階研發人才,2015 年起每年投入1 仟萬元,期許能發揮產業與大學的專長,相輔相成,帶動台灣醫學工程與復健科技邁向新的里程碑。成立至今已邁入第二個五年,共同研發的「HIWIN下肢肌力訓練機」已進入第二代上市前的產品可行性與可用性驗證。

不分貧富均可享受精準醫療

上銀開發新產品一向立基於一個基本信念:就是在既有的核心技術上延伸,因為掌握關鍵技術和零組件,才能保有長期競爭力,上銀從傳動系統元件,延伸至工業用及醫療用機器人,先後開發出下肢及上肢復健機器人、內視鏡扶持機器手臂等,並與秀傳醫院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、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合作。

2021 年12 月,上銀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合作,舉辦全台第1 個「2021 機器手臂輔助手於消化系與婦產科應用研討會」,集結國內7 位頂尖外科醫師,發表使用HIWIN 機器手臂在微創手術新技術的全新體驗。研討會中呈現機器手臂融入現行的微創手術習慣,為手術新技術的挑戰提供一臂之力,帶來清晰視野、與優化手術室人力的新經驗,為病患創造更高價值。上銀歷經多年努力,將持續開發HIWIN 手術機器人,希望未來可以造福更多人群,實踐「精進人類生命品質參與者」的經營理念。

上銀科技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合作團隊合影

上銀科技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合作團隊合影

拋磚引玉支持台灣機器人產學聯盟

為促進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,2020 年8 月,上銀科技帶頭拋磚引玉,支持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(TAIROA) 成立台灣機器人產學聯盟,截至2021 年已贊助62 台機器手臂市值約3仟萬元。

目前聯盟成員總共有90 個單位,七個合格考證場域與培育基地分別為龍華科技大學、國立勤益科技大學、國立虎尾科技大學、崑山科技大學、正修科技大學、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松山工農。其中崑山科大於2020 年12 月8 日結合8 所高中職,成立「南區智慧製造教學聯盟」。2021 年4 月14 日松山工農,結合6 所高中職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、上銀科技與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,成立「臺北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中心」,當天所羅門也加入捐贈設備給學校的行列,共捐贈20 套3D 視覺系統,市值約2,000 萬元給聯盟,聯盟的影響力正逐漸發酵擴散中。

機器手臂可運用在各行各業自動化場域,應用領域廣泛,隨著少子化、高齡化趨勢,未來對機器人需求日益殷切,台灣急需智動化人才,因此上銀科技擔任領頭羊,協助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啟動此計畫,希望更多聯盟廠商加入提供更多資源給學校。

臺北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中心揭牌暨MOU 簽約儀式

臺北市工業機器人技術教學中心揭牌暨MOU 簽約儀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