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意合作
上銀科技長期參與具創意與啟發的跨界共創事件,激盪台灣的軟實力,2021 年仍持續進行幾項跨界共創專案,但鑑於疫情考量,已暫緩舉辦大型活動。
1. 機器手臂”藝”想不到的華麗轉身
HIWIN 機器手臂持續與藝術界合作,產出令人驚豔的成果。
與C-LAB 科技媒體實驗平台及藝術家鄭先喻合作的《生命遊戲 Game of Life》,是以康威的「生命遊戲」(Game of life) 為題,運用機器手臂,以AI 重新思考演化與生命,探索機械控制與科技藝術合作的無限可能。透過機器手臂執筆,在玻璃上不斷重覆畫出代表生命遊戲演化的圖形,結束後再擦除已完成演化的圖形細胞。觀眾除了看到精密的機器手臂外,亦可不帶情緒地觀賞著在演算規則下生物濃湯中的數位生命,塗繪記錄誕生與抹掉擦去死亡的圖形,執行著無情的生命遊戲。
《生命遊戲》
後續再度與鄭先喻、許家維、張碩尹三位藝術家合作共創作品《等晶播種》,是2021 年C-LAB 年度大展- 未來媒體藝術節的一大看點。為呼應未來是立基於過去的概念,創作者探訪雲林虎尾糖廠,以蔗糖為引,延伸出將複合布袋戲、實驗音樂、3D 列印科技與機器手臂共構的劇場裝置,展場播放著改編的布袋戲皇民劇,機器手臂則是當中演出的一員,參觀者就像是進入無人的實境劇場般觀賞演出。透過這些裝置演繹、扮演推進故事中的不同「角色」與「事件」,探討糖業在臺灣作為首波現代化工業的進程與複雜的社會性,用現代視角重新檢視日治時期製糖業在臺灣發展的過程。
《等晶播種》
裝置藝術家孫原擅長挑戰成見並造成觀眾感官震撼,他為C-LAB 數位肉身性展覽特別構思了《執怨者不怠》一作。由積木人偶(lego)、紅球和機器手臂所構成的小型裝置,象徵原本深處於此生態( 由人偶構成的圓環) 的觀者(spectators) 轉換成第三者的身份,希望觀者可以藉由不同的窺視點脫離日常經驗去俯視的藝術創作,當三個機器手臂托著一個當中擺放積木人偶白色圓盤,圓盤中的紅球會隨著機器手臂的擺動,不規則的撞擊積木人偶,時而穩定,時而傾倒,暗喻著人們生活中穩定與破壞,就像日常現實,面對監控或是權威體制,總是在干擾與妥協中反覆。
《執怨者不怠》
《執怨者不怠》作品中機器手臂成為威權角度
藝術家陶亞倫、吳柏瑤、林泓等團隊創作的《控制中心》,是設定兩個一模一樣的空間但各在不同的城市,透過網路視訊系統連結,兩個空間皆有監視裝置,相互傳輸即時監控影像,如同兩個相互監視的中心。觀眾穿戴著VR頭盔,另一空間的機器手臂與影像裝置則成為觀眾的義肢義眼,能看到自己虛擬的雙手去「觸摸」事物,也能有真實的「觸覺」,如同身體真的在另一個現場,體驗複雜的虛實交錯空間。該作品先後在華山文創園區與台北當代藝術館( 與雅典數位藝術節連線) 展出,更受邀至2021年TAIROS 展於HIWIN 攤位上展示,吸引許多參觀者前來體驗。
《控制中心》於華山文創園區展出
《控制中心》於當代藝術館展出
《控制中心》於2021 年TAIROS 展中HIWIN 攤位開放體驗
2. 羅伯雙熊藝術裝置
上銀科技與台中市政府合作建置《羅伯雙熊》裝置藝術,其內部所組成之關鍵元件,皆為上銀科技與大銀微系統自製,運用關節式機器手臂,搭配滾珠螺桿、線性滑軌、精密線性模組與伺服馬達,可以執行舞蹈的動作:熊爸雙手揮舞擺動,熊弟旋轉跳舞。此藝術裝置坐落於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旁,象徵精密園區科技創新之成果。
《羅伯雙熊》
《羅伯雙熊》夜間打燈後更有不同氛圍